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环球报道:专访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热潮下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建立需要信心和耐心

2023-03-14 19:02:3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为战略性新兴技术,人工智能日益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量,近年来也成为我国产业、科技发展布局的重要领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使得国内数字经济和智能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去年11月以来,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其表现出的超前的人机交互水平打开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想象,在产业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谷歌、微软相继推出ChatGPT竞品Bard和整合了ChatGPT的新版Bing搜索引擎,百度、阿里等国内科技企业也宣布相关业务布局。

ChatGPT火热出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它会带来什么样的产业变革?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如何实现的技术突破与创新?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如何?围绕相关话题,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漆远。

技术创新是一个长期孵化的过程

《21世纪》:你认为ChatGPT出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漆远:第一个方面,从C端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它通过一个简单的产品,让大家体会到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所具有的惊人能力:它又能写代码,又能够看财报,还能陪你聊天,回答很多知识性问题,所以在某种角度上,ChatGPT出圈背后的原因是它超出了很多人对传统对话机器人的期望。

第二个方面,它对产业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搜索行业、互联网公司到医疗健康等各行各业都很关心重视,比如微软宣布要把它无缝应用在微软的很多产品里边,谷歌因为它市值蒸发了上千亿,百度等大公司也会要做这个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三个方面,某种程度上ChatGPT代表了一个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它有可能是一个标志性的产品。比如英伟达CEO黄仁勋认为ChatGPT可以媲美iPhone的发展,而比尔·盖茨认为它甚至媲美互联网的发展,它让大家看到,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生产力,其实会真正改变行业和社会。

《21世纪》:落地难是困扰人工智能行业比较大的一个问题,你认为ChatGPT的火热会为国内的人工智能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刺激吗?

漆远:ChatGPT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东西,OpenAI是2015年成立的,早期他们的产品其实经历了GPT1、2、3多个阶段,在人工智能圈挺出名,但是社会上大众的并不了解,不像今天大家都在讨论它。大家不能只看到它现在这么火,技术这么酷炫,其实它有一个长期孵化和默默积累的阶段。

如果一个东西注定百分之百会成功,其实它就不是创新,说明它的创新度还不够,所以人工智能企业需要资本在投资上有更大的耐心,给予其真正的支持和理解;我们的人工智能科技从业者或者研发人员也需要有更大的志向来研发能推进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产品。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良性互动。

建立产学研联动创新体系

《21世纪》: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如何能够推动像ChatGPT这样具有突破性的技术产品的出现?

漆远:我们需要高校、政府以及产业资本多方协同共同建立一个新的创新体系。

把学校在人才与技术资源上的创新源泉与企业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企业有组织的科研工程能力这一工程能量结合起来,在这个时代,尤其是通过人工智能这种大模型来推进科研新范式的背景下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在产学研合作上,将来学校和企业可以进行更加深度的合作,而不是学校做一个简单的外包。企业可以和高校联合,共同定义未来科学的问题。对高校来说,一方面老师和学生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更加了解现实世界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企业有组织的科研形式也可以引进到学校,集中力量推动科研创新工作,像OpenAI,包括以前DeepMind开发的AlphaGo,它们其实都是许多工程师在一起共同推进的。

《21世纪》:从宏观上来说,你认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的人才储备会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吗?

漆远:我觉得我国工程师红利是存在的,但是高质量的人才还是有一定短缺。我们看到一个现象,一边是企业要招好的人工智能人才招不到,另一边高校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里面存在错位,供需双方没有精准的匹配起来。其实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也面临着一定的转型。这其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怎样把学生基础的理论扎得更深,其次是如何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强,并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

构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

《21世纪》:你认为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可以怎样更好地去支持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漆远:国家现在已经制定了很多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一个趋势。在具体可待探索的方面,我觉得可以构建一个既有政府引导也能发挥市场机制,双方面结合的体系。

首先, 要促进高校和产业的结合。比如云计算公司,大模型的建立研发离不开计算,如果能把高校的科研能力跟产业的云计算结合起来,能推动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在这个方面上,复旦大学依托阿里云构建了中国高校里最大的异构智算平台,推进大学人工智能及科学智能的发展。

其次, 推动建立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把企业的力量和高校的力量进一步融合。

最后,通过立法来保护创新。人工智能与数据安全是密切相关的,要在法律上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推动相关政策的试点和落地,营造有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从而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这也会帮助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此外,我认为推进可信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风险的研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它对行业和社会的冲击会越来越大,但是如果不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就享受不到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带来的智能化升级,所以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必须要保证它的可靠性、可解释性、公平性以及隐私保护。这是几方联动的一件事情,国家要制定推出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需要推动创新落地探索,高校可以作为一个智库,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